图/视觉中国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历书》上说: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节因此得名。“清明”是仲春暮春之交,即冬至后天。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例如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同时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此时气候多变,是许多慢性疾病复发的时候。那么,清明时节该如何养生呢?
防寒保暖勿乱穿衣
风多、雨多是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特征,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建议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有三变”,而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疾病的多发季节,因而要注意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少出入公共场所,预防疾病传染。
赏花需防花粉过敏
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习俗。清明小长假,外出踏青量力而行,除了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这个季节不主张大家大幅度地“动起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人,不要逞强登山。
从清明节开始,虫类的活动开始活跃,到野外应避免深入草丛,最好穿着长袖衣裤及长靴,束紧袖领及裤脚口,避免皮肤暴露。春季也是花粉过敏症高发期,有过敏体质的人到野外扫墓应戴好口罩、墨镜,应选择花草树木上风方行走,必要时还应带上防过敏的药物。
图/视觉中国
预防春困可喝明前茶
明代著名大医家李时珍在清明时节养生中最推崇的是品茶,尤其是“明前茶”。“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有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的功效。俗话说“春眠不觉晓”,饮用“明前茶”则有提神醒脑之功,如李时珍所说的“茶苦而寒,使人神清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宜饮茶为铁观音、龙井和花茶等。
[清明养生饮食宝典]忌食“发物”防病复发
清明时节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发物”。
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
其中,竹笋含有难溶性草酸钙,尿道、肾、胆结石患者不宜多食。笋含有较多的粗纤维素,对于胃肠疾病患者及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是致病因素,容易造成胃出血、肝病加重等。
此外,肝火旺别吃公鸡肉。“动风升阳性发物”指易引动肝风,易升气升阳的发物,这些发物多为热性阳性食品,如猪头肉、公鸡肉、鹅肉等,高血压、肝阳上亢、头风痛及癫痫病人不宜食。
饮食规律多食瓜果蔬菜
而在饮食方面须定时定量,形体肥胖者尚需节制油腻、肥甘之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强调低盐饮食,增加钾的摄入。
宜选用的菜蔬有韭菜、芹菜、菠菜、莴笋、春笋、白菜、荠菜等,以及鸡、鸭等肉食;清明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赤小豆、糯米、鹅肉、蚌肉、鸡蛋、苹果、橘、梨、樱桃等。
养生的汤品宜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猫爪草煲猪瘦肉等。宜选用的药物有山药、银耳、葛根、菊花、薄荷、防风、鱼腥草、桑椹、木瓜等。
此外,中医认为“春气与肝气相通”,清明养生重在养肝。若情志不遂,肝木失于条达,易致肝气横逆、郁结,呈现种种病变。可多食莲藕、萝卜等,亦可用玫瑰花、菊花泡水。
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多雨阴湿、乍暖还寒。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
图/视觉中国
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具体来说:
山药可健脾补肺
山药其黏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肥胖。山药中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另外,山药还能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增强体质。过节期间若有消化不良,可以用山药、莲子、芡实加少许糖共煮。
银耳汤可渗湿和补益
在汤品调理中,可多用利水渗湿和补益,养血舒筋的药材。如银耳、薏仁、黄芪、山药、桑葚、菊花、杏仁等。
五谷粥可益肝祛烦
清明还要多食种子植物如燕麦、荞麦、稻米、扁豆、薏仁、花生、黄豆、咖啡豆、葵花子等。种子植物营养丰富,多食清明五谷养生粥(荞麦、燕麦,薏仁)可益肝、除烦去湿和胃、滑肠、补虚、增强抵抗力、延年益寿。
图/视觉中国
[清明传统美食好吃营养]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青团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调和,将豆沙馅、芝麻馅等馅料包入,做成一个个如小孩子拳头大小的绿色的团子。
青团的营养价值也很丰富,做青团的艾草有平喘、利胆、消火、抗菌、驱寒除湿等功效,而小麦草的汁有去油解腻、消食降火的功效,同时还能起到美容的作用。不过尝鲜的同时要注意适度,贪食会引起消化不良。
吃青团的注意事项:
一、务必先加热后食用。因为青团中的糯米冷却后容易反生,极不利于消化,而且其中的营养结构也会被破坏;
二、最好与竹笋或马兰头一起吃,这些食物在一起吃可以加快青团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三、绝对不要和肥肉混吃,糯米这样的难消化食品如果与油脂混杂在一起则会加重肠胃负担,极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四、最好食用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品,如山楂等。因为这些食品可以减少肠胃道消化青团等糯米食品的消化负担,有利于青团在体内的吸收。
这些人不适合吃青团:
一、老年人和小孩绝对不适宜吃青团。因为制作青团的主要材料--糯米是一种极难消化的食品。老年人和小孩的消化功能都不好,吃青团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让消化系统“雪上加霜”;
二、胰腺炎和胃炎患者严格禁止食用青团,因为青团中的糯米会导致这些炎症的复发或病情恶化;
三、糖尿病人禁食青团,青团中含有大量的糖分,现在商家推出的新品青团所含糖分“与日俱增”,糖尿病人食用青团无疑会使病情恶化;
四、有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不宜食用青团,可能会因为消化不良而加重病情。
“明前马兰菜中宝,明后马兰羊口草”。意思是清明前的马兰鲜嫩清爽,是菜中一宝,适合食用;而清明后的马兰则叶老还有一股怪味,不适合食用,只能当作羊的饲草了。马兰头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性凉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抗菌消炎、利尿消肿的功效。经常吃马兰头,对高血压、咽喉炎、急性肝炎、扁桃体炎等许多疾病都有好处。
清凉解毒的马兰头择去梗蒂、老叶后洗净,拌上香干便是道春日美味。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古来就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洗净后清炒,也是时令美味。
俗话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每年春季谷雨前后,正是采食香椿芽的时节,可做成各种菜肴,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椿苗拌三丝等。香椿芽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钾、钙、镁元素,维生素B族的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另外有研究还发现,香椿对预防慢性疾病有所帮助。
相关链接
更多清明小长假相关内容,可以点击下面标题查看哦!
小长假:降雨+大风+降温!与清明有关的诗词,你倾心哪首?注:本文系作者根据当代健康报、健康时报、红网、华商报、99健康网等内容综合整理,转载请署名并标注出自“上海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