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中国人寿新媒体与《健康时报》
联合出品,这是健康说的第22篇文章
你爱吃甜食吗?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年)的通知。方案中指出,将开展“减糖”专项行动,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
国人糖摄入增5倍
近年来,中国人对糖的消耗量居高不下,吃过量糖的危害还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到。有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一年大约吃下19.6公斤的糖,相当于每天吃50克。与30年前相比,糖摄入量整整上升了5倍。
一口糖从上到下毁全身
01毁牙齿
糖分食物摄入过多过频,容易导致儿童患龋齿。这是因为残留在口腔中的糖最容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很容易导致龋齿的产生。一般瓜果含的糖为天然糖,其致龋作用比精制糖小。
02
毁大脑
在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大鼠实验,首次揭露了长期高果糖饮食会使大脑迟钝、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03
毁胆囊
糖摄入过量,会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而过多的胆固醇又会形成胆固醇结石。
04
毁心脏
研究发现,儿童所喝的含糖饮料份数越多,他们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而儿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饮料就能改善心脏健康状况,降低未来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05
毁皮肤
糖分会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削弱胶原蛋白对皮肤的修复和再生功能,导致皮肤过早出现皱纹和变得松弛。
06
毁骨骼
年轻的女性、儿童等人群喜爱吃甜食,而糖分摄入过度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钙质的吸收。
07
毁血管
甜食会升高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增加血液黏稠度,使得血脂升高,甚至形成血栓。
08
毁胰岛
吃糖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高糖饮食会引发短时性血糖增高,加重胰腺胰岛负担;高糖饮食又会导致肥胖,容易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大大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戒糖,记好50这个数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建议: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内。
建议:
多吃天然食物,少吃人造食物。适当吃一些甜甜的西瓜、桃子等,就比直接吃甜蛋糕、喝糖饮料要好。
若当天喝了蜂蜜水或红糖水,则之后最好避免其他甜的食物。
少吃膨化食品,雪饼、鲜贝、虾条等。它们吃起来虽然是咸的,但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却不含抑制糖上升的膳食纤维。
少用番茄酱、烧烤汁等调味酱,这些调味剂每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
少做红烧菜肴,一份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大概加糖25~30克,红烧肉要加40~50克,最高的是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
少吃肉干、肉脯、话梅。一些加工肉制品为了口感,如肉干、肉脯里含有不少糖。而话梅等零食为了防止变质也会加入大量的糖抑制细菌生长。
不主动喝糖饮料,少喝乳酸菌饮料。喝咖啡、豆浆时,少加或不加糖。
打着“低糖”和“无糖”标签的食物要注意。
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不是营养素,不产生能量,也不能被人体利用,摄入过多甜味剂将加重身体负担。
低糖食物,则要看看它有没有达到低糖标准(毫升液体或固体中,糖含量低于5g)。
中国人寿新媒体联合《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健康时报》,精心编撰融权威性、实用性、通俗性于一体的健康科普文章,为您追求健康生活提供优质资讯。
延伸阅读
想远离“三高”?这些事一定别做!快来收藏吧~
医生们的“健康秘诀”,学会了受益终生!
冬季每天搓一搓身体9个地方,让你少生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