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3日,鲁迅在日记里写到:“夜食蟹两枚”。两天后,又记录:“下午食蟹两枚”。之后,没过两天又又写下:“自食四枚蟹于夜饭时”。想着鲁迅先生一边伏案创作,一边吃着螃蟹,再小酌两口黄酒,人生实在是妙哉!
鲁迅先生的一生并不缺钱,他能挣更能花,除了一些花在刀刃上的钱,比如说:买自己喜欢的字画、书本,以及救济那些薪资微薄的学生之外,剩下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享用美食了。
除了大螃蟹,他还非常喜欢吃甜食,吃糕点。可恰恰他的牙又不是很好。
鲁迅的牙遗传他父亲的牙齿病,他自己也曾说:“我从小就是牙痛党之一。”他三十岁不到就要经常看牙医。
但牙痛这件事,似乎一点都不影响他吃点心。
经常在看牙医回来的路上,遇到点心铺子就走不动路了。
于是,鲁迅又提笔在日记中写到:“午后赴王府井牙医徐景文处治牙疾,过稻香村买饼干一元”。
“晚往徐景文处治齿,归途过临记买饼饵一元”。
一天共看牙医两次,两次都不忘买糕点回来。
不仅如此,还有更甚!
一天,鲁迅记录了他与友人在校外散步的一幕:“晚与五六同人出校游步,践破砌,失足仆地,伤右膝,遂中止,购饼饵少许而回,于伤处涂碘酒。”
真的不得不佩服,摔伤了膝盖都还要坚持买点饼干回来才去上药,真是吃货无疑了!
除此之外,他还非常喜欢吃蜜糖浆做成的沙琪玛以及玫瑰白糖伦敦糕。
而且这些糕点他经常在写文章写到深夜的时候吃,总能在他疲惫的一刻给他带来一丝甜蜜。
因此,他对甜食糕点的热爱就像对他的文学著作一样,无法割舍。
为了捍卫他的食物,他连自己最爱的儿子周海婴都不让步。
一天,周海婴发现鲁迅的抽屉里有一块零食,于是就问:“爸爸,这是点心吧?我可以吃吗?”
鲁迅抿了抿嘴,摸着儿子的头说:“嗯,这是沙琪玛,按理说你可以吃,但爸爸只有一个,吃了就没了,你还是不要吃的好,让你母亲给你花生吧。”
如此直接了当的拒绝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可想而知,客人就更不要想着能夺他所爱了。
由于平时来鲁迅家中做客的人很多,一些“密斯得”(先生)常常将鲁迅心爱的点心吃得一个不剩。
这还得了?鲁迅赶紧发起了“点心保卫战”,想了一个用“花生待客”的妙招——倘若来的是男子,便不拿糕点来招待,用花生代替。而如果是女子,则不必顾忌。
因为鲁迅说:“女子的胃似乎比男子要小,消化力也弱,很小的一个点心,也大抵要留下一半,于我的损失是极微的。”事后,他自己也称这一招很有效!
鲁迅先生真的是既可爱又搞笑。如此一来,是不是一改鲁迅在各位心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硬汉形象?
后来,鲁迅之子周海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一些描述鲁迅的文字把他刻画成一个喋喋不休、拿着匕首和投枪的战士。形象是紧皱双眉严峻凝重的,没有个性和生活,而其他方面似乎都淡化掉了,只剩下一个空壳。”
那是因为,我们都没有看到他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一面。而简单的,他对美食的追求,展现的就是他对生活最真实的热爱和写照。
他不仅喜欢享受美食,还喜欢分享分享。年,鲁迅在发表的《在钟楼上》一文中提到:“我常常宣传杨桃的功德,吃的人大抵赞同,这是我这一年中最卓著的成绩。”
生活恰恰就是,有所热爱之物,有可分享之人,即是幸福。
先生还说过:“人活着,必然是要有所爱好的。”
所以,不管世界如何,我们都要积极地对面自己的生活,认真生活,就会找到生活藏起来的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