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养生,从此开始

  此时气温升高,空气潮湿闷热,南方进入梅雨季节,心脏负荷逐渐加重。心脏病人要少熬夜,避免紧张情绪,可以吃一些养心食物,如桂圆莲肉小枣小米冰糖粥,麦冬桂圆肉枸杞菊花茶。也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山药、白扁豆、粳米粥等。

衣衫要勤洗

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出汗,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须注意一点,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中国有句老话,“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饮食宜清淡

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季饮食宜清淡,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饮食过咸,体内钠离子过剩,会使血压升高,甚者可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吃甜食过多,易引起中间产物如蔗糖的积累,而蔗糖可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严重者还可诱发糖尿病。

提防热伤风

夏天易患感冒,中医称为“热伤风”,流涕、鼻塞、打喷嚏,有时还会发热、头痛等,严重者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在饮食上可饮绿豆汤、金银花露、菊花茶、芦根花以清热解暑。同时忌食油腻、黏滞、酸腥、麻辣食品,如糯米饭、油炸食品、海鱼、甜食。慎用补品,发热时不要吃人参及冬虫夏草、紫河车、鹿茸等温性补品,也不要吃羊肉、狗肉。

冬病夏治好

冬病夏治是中医的一个重要观点。中医认为,在冬季常发的病,在夏天就必须注意与这些致病因素相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以达到预防的目的。如各类关节痛及肢体麻木等疾病的患者,在夏天最好不要穿短衣裤,不要洗冷水浴或游泳,禁睡地板以及在室外露宿,避免风寒湿气伏积于经络之中。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和虚寒性胃痛患者等,除了注意以上事项外,在饮食上还要禁止过度食用冷饮。

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螳螂生: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鹏始鸣: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

反舌无声:能够学习其它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

一年最忙时

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除了忙着田间的农活,在芒种节气还有不少传统民间风俗活动哦。

送花神

农历二月初二日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安苗

芒种安苗习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

养生

精神养生:芒种时节应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忌恼怒忧郁,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起居养生: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旺盛的阳气,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时间以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宜,以解除疲劳,利于健康。不过不要因贪图凉快而迎风或露天睡卧,也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风哦。

饮食养生:芒种养生多补水,减酸增苦、调理脾胃。进入芒种,湿热天气会让人心情烦躁和食欲下降,再加上夏天贪食冷饮,寒冷食物还会使胃黏膜快速收缩,甚至导致胃肠痉挛,引发疼痛、腹胀、腹泻,伤脾伤胃。所以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为主,并要多喝白开水补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水分,尽量少吃大鱼大肉或油腻辛辣食物。

芒种节气饮食要注意清热,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清热泻火,排毒通便。另外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夏季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蔬菜、豆类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维生素可预防疾病、防止衰老。

芒种节气可选择吃:苦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凉薯等。另外,夏季肠道疾病多发,多吃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还可以吃西瓜,性凉,且含有丰富钾盐;西红柿,也可清热解毒、平肝去火;梨,有“天然矿泉水”之称,是最佳的补水护肤品。多吃一些绿豆粥、百合粥、小米粥等,既能保健又能食疗,达到祛暑降温解表的作用。

另外天气炎热还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如葡萄、草莓、番茄等。而芒种节气的最佳时令水果是:桑椹。又名桑果,早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就已是皇帝御用的补品。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适口,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

●每天高达的心脏早搏,手法治疗后恢复正常

●突发性高血压、头痛、失眠,手法1次见疗效!

●腰间盘突出,疼痛难忍彻夜难眠,两次治疗效果

●膝关节疼痛,一次治疗当场见效

●十多年失眠,长期服用安定片,三次治疗彻底改善

●眩晕住院二十多天不管用,手法治疗三天痊愈

●严重腰疼三个月,手法治疗三次痊愈

●头晕、耳鸣、手麻,失眠多梦,三次治疗症状消失

●心慌气短被诊断为冠心病,一次治疗明显改善

●7岁女孩创伤性斜颈,手法治疗三次痊愈

●三十年的颈椎病,不到两个月彻底治愈

·广宣堂·

北医院拥有众多的国内、外各学科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和中医药研究机构,致力于打造大健康产业,实现共同健康的中国梦。

院长孙江为“刘氏骨诊”第19代传人刘鳌教授亲传弟子;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原所长朱云龙教授入室弟子;国医大师唐祖宣教授亲传弟子。

孙江院长在三位恩师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循骨溯源疗法”,该疗法是遵循骨系传输理论,结合传统中医骨伤学,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依照骨块与人体脏腑及疾病的对应关系,循着疾病的发展与骨块的变化规律所总结出来的以骨块为治疗点的一套疗法。循骨溯源疗法为纯手法治疗,无需吃药打针,无副作用、无后遗症、疗程短、见效快、费用低,是纯正的绿色疗法,并且具有诊断迅速、治疗见效快、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包括治未病领域,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循骨溯源

一切都是因为爱,

要让所有人拥有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jsx.com/jyzd/105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