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消化内科来了一位30岁年轻患者就诊,自诉有“胃病”多年,近3天反复上腹部疼痛,有时候呕吐,进食后疼痛加重,食纳差。医院诊断为“胃炎”输液治疗,效果欠佳。问过发病及诊疗经过后,查体见中上腹偏右部疼痛,虽墨菲氏征阴性,但肝区有叩击痛。腹痛原因大概明了,急查B超示胆囊积液、胆囊结石。按照“急性胆囊炎”输液治疗病情很快好转。
为什么胆囊炎容易误诊成胃炎?
在临床上,胃炎所致上腹不适和疼痛很常见,注意饮食、休息几天,甚至不吃药也会自然好转,患者容易将上腹痛误认为是胃炎,认为忍一忍或吃几片胃药就会好转,容易造成了胆囊炎的延误诊断。
在解剖上,胃位于上腹部正中部位,胆囊位于右上腹肝脏下缘,与胃毗邻。当胃或胆囊有病变时,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上腹部疼痛等相同的症状。
在功能上,胃主要作用是接纳摄入的食物,并对食物进行杀菌、初步消化;胆囊贮存肝产生的胆汁,并在人体进食后尤其在高脂肪食物后,排出胆汁,以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胃或胆囊有病变时都会影响到营养吸收,表现为消化不良产生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相同的症状。
什么是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痛,向右肩背部放散,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可伴随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后期表现发热,早期多无黄疸,当胆管并发炎症时,可出现黄疸。但有时候症状不典型时仅表现为中上腹部疼痛,与胃炎容易混淆。
约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为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上腹部疼痛要考虑到是急性胆囊炎可能
当出现急性腹痛或腹痛按照胃炎治疗不见好转时应考虑有急性胆囊炎可能,医院就诊,不能忍忍或继续按照“胃炎”对症输液,以免误诊,耽误病情。查血常规见白细胞计数增高,B超示胆囊壁水肿、胆囊积液,即可确诊为急性胆囊炎。
下列特征的急性腹痛重点考虑急性胆囊炎
(1)有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病史;
(2)曾经有急性胆囊炎发作史;
(3)进食油腻食物或暴饮暴食后腹痛;
(4)突发上腹痛并持续加重;
(5)反复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6)出现皮肤或巩膜黄染;
(7)发热,或发热前寒战。
急性胆囊炎如何治疗?
急性胆囊炎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常规进行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抗生素抗感染、补液、纠正电解质异常。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宜选用手术治疗:1.胆囊炎伴严重的胆道感染;2.胆囊炎出现并发症,如胆囊坏疽性炎症、积脓、穿孔等;3.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可选用胆囊切除术与胆囊造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