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肺、肾、肝、眼睛、耳朵、血管……这些都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伤害它们的致命习惯,往往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字,而且就在你身边!
1
血管怕
引起血压波动、破裂
血管在年轻的时候弹性很好,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老化,会变硬、变脆,一旦突然遇冷或遇热,都容易发生破裂。
建议
少熬夜。熬夜时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在这个过程中,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
吃点血管“清道夫”。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
多运动。动脉硬化会使血管变硬、变脆,血管内壁变厚、血管通路变窄,而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
2
心脏怕
过咸加重心脏负担
吃盐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率提高。世卫组织的建议摄入量为不超过5克;我国居民的食盐摄入量超过世卫组织推荐标准2.4倍!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如果钠摄取过多,会造成体内的水滞留,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加重心脏的负担,也会导致高血压。所以心脏不好的人,吃得太咸会觉得不舒服。尤其是心衰的患者,需要控制盐的摄入,还有水分的摄入。
建议
一天吃盐6g以内,相当于1啤酒瓶盖的量。
做汤的时候,盐一定要少放,不能以口感来作为放多少盐的判断。
如果有明确的需要,可以选择低钠盐。还要注意隐形盐的摄入,比如味精、酱油、腐乳等等。
3
肝脏怕
脂肪肝发病率骤增
脂肪肝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居民第一大肝脏疾病。据保守估计,按全国发病率约18%的保守估计,我国脂肪肝的人数达2.34亿。
脂肪肝种类原因繁多,其中肥胖性脂肪肝为主。研究发现,肥胖的人肝脏老化非常明显。平均而言,体质指数(BMI)每增加10,肝脏的“年龄”就会增加3.3年。
建议
对付脂肪肝,最好的方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山楂是脂肪肝最好的零食,可以帮助降低血脂、促进消化。
让自己的BMI指数控制在18.5~24.99之间。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例如:70kg÷(1.75×1.75)=22.86
4
肺怕
吸烟、油烟增加肺癌风险
医学上用吸烟指数来表示累积吸烟量与肺癌的关系,吸烟指数=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的年数。
假如一位烟民每天抽一包20支的烟,连抽了20年(一年算天),就是包,那么他的吸烟指数就是20×20=,“吸烟指数”就应被列入肺癌风险人群了。
建议
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现在开始戒烟。
如果戒烟有困难,医院的戒烟门诊。
千万不要在家里抽烟,要让身边的家人远离二手烟的危害,尤其是孩子。
5
肾脏怕
增加代谢负担
说肉不甚准确,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蛋白质,包括但不限于鸡蛋、牛奶,各种肉类、海鲜以及豆类。蛋白质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主要是由肾脏来承担的。经常大鱼大肉、吃很多的豆制品,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建议
成人每天摄入60克到80克蛋白质就可以满足需求。比如,一般每斤猪肉含84.5克,每斤牛肉含.5克蛋白质。
可以自己对照着算一算。每天吃肉不要超过4两。如果已经吃了鸡蛋、牛奶、豆腐等,就要减少肉类的量了。
6
胃怕
引起痉挛,胃不舒服
在中医里面,有一词叫“胃寒”,就是不能吃凉的东西,吃了会不消化、胃痛,吹了冷风也会不舒服。这个时候,如果喝些热水或者用热水袋捂一会儿就会舒服很多。
这是因为,寒冷会使胃肠的血管收缩,影响食物透过消化道的黏膜化生为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消化能力降低,进食生冷食物会引起或者加重胃部不舒服症状。
建议
冬春交替,胃部容易受寒,牢记春捂建议,不要着急脱掉上衣。
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不要直接就吃,可以加热或放置常温。,更不要乱吃清热的中药!
逐步注意“养阳气”,平时可以喝些生姜红枣茶等能帮助暖胃的,夏天少吃或不吃冷饮。
7
肠道怕
憋便产生毒素
憋便是最不好的生活习惯之一,大便中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素,不能长时间滞留于体内,正常人每天都需要排便一次。此外,憋便和结肠癌等肿瘤的发生也具有相关性。
建议
有便意千万不要忍。晨起和早饭后是排便的好时机,这时不管有没有便意,都要上一下厕所,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口渴不要忍。有些人忙起来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等喝到嗓子眼冒烟的时候,已经是渴得不行了,端起杯子豪饮,喝了一肚子水,难受一下午。
便秘喝些土豆汁。土豆加水打碎,放在小锅里煮致粘稠,放温后加些槐花蜜,冷藏至冰箱,每天早上喝一勺。
8
鼻子怕
鼻炎、上呼吸道感染
鼻子是呼吸系统中重要的器官,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湿润气体,还是人体最重要的一道免疫防线。鼻腔黏膜长期与外界接触,很容易干燥,也容易生病:
如果鼻子里面的黏膜长期干燥,很容使其中的毛细血管破裂,引起鼻出血;
还会降低其免疫作用,诱发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增加黏膜敏感性,出现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鼻窦炎等。
建议
老人、小孩在干燥环境下容易鼻出血,可以在鼻腔内涂抹金霉素软膏。
天气干燥的春秋两季,可以用加湿器。
9
眼睛怕
近视、眼干、疲劳
眼睛可谓是最“娇弱”的器官,中医有“累从眼入”的说法,眼睛过于劳累,也会牵连五脏六腑,出现诸如头痛、失眠、烦躁、恶心等疲劳症状。
建议
平时看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每隔45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左右。
常喝杞子菊花茶明目。
经常用温热的毛巾敷敷眼睛,也可以用大拇指按住太阳穴,用食指沿上下眼眶刮一刮。
10
耳朵怕
最易生冻疮
耳朵是一个特别怕冷的器官。因为耳朵很薄,血管分布很少,也没什么脂肪,流经的血液少,能量和热量少,也不好保温。所以,冷风一吹,耳朵就哆嗦了。也最容易生冻疮。
建议
天气寒冷时,出门可以戴上耳罩,或者用帽子、围巾遮住耳朵。
擤鼻涕时应按住一侧鼻孔,稍稍用力擤出另一侧,一侧一侧进行,以免引起中耳炎。
11
口腔怕
牙不好引发疾病
研究发现,口腔有炎症,会增加冠心病、中风、肠胃溃疡、早产、肺炎等多种疾病的风险,还可能诱发舌癌,并可能与阿尔兹海默症有关。
建议
每天一定要只是刷两次牙,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牙菌斑的形成。
每年洗一次牙。和那些疾病相比,洗牙就没有那么吓人了。
12
胆囊怕
早饭尤其重要
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导致胆汁中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早饭。无论是否吃早饭,胆汁在早上都照常分泌,如果不能定时吃饭,胆囊持续处于扩张状态,分泌的胆汁只能留在胆囊里,长此以往造成胆汁淤积,进而胆汁黏稠,导致胆囊结石和胆囊炎。
建议
不论多忙,一定要重视起规律吃三餐,如果实在来不及,可以准备一些面包、饼干等小零食及时果腹。
如果已经患有胆囊疾病,那么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规律进食。
一定要远离这些坏习惯,躲过它们对身体最致命的伤害,才能健康延年、长寿安康!
精编推荐阅读:
权威解析:医生们绝不在春天做的6件事,你也别做
医院副院长:别把衰老当病治,老而少病就是健康!千万老人都受益
怎样活过岁?请看八位国医大师的养生宝典!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