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等的结石病胆结石治疗误区要认清

这是节后一个普通的早晨,医院副院长栾忠杰主任刚到诊室坐下,排在前面的患者就走进来,迫不及待地讲述着病情。原来,该患者两年前被查出胆结石,一直在吃“排石药”,可是前几天在复查时,却发现结石非但没排出,反而成倍增长。他充满疑惑地问道:“吃药不可以排出胆结石吗?我不想开刀切胆啊!”

指望用药治好胆结石

  据了解,这位患者姓詹,今年51岁,两年前体检得知患有多发性胆结石后,他便开始多方寻医。“医院,医生都建议切胆,但我想着胆囊毕竟是一个器官,怎么能说切就切?”詹先生表示,他还从身边切胆朋友的经历中得知,切胆后消化功能变差,常会出现腹泻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因此不想轻易切胆的他开始吃药排石。

  栾忠杰称,胆结石特别不适合用药物排石的方法。“排出的胆结石,必须经过胆总管,这个过程十分危险。因为胆总管管径正常为0.5-0.7公分,而窄的地方如胆囊管只有0.1-0.3厘米。如果胆结石大于这个直径,就很容易堵住胆管。一旦小石头卡在胆管里,就可诱发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甚至急性胰腺炎或重症胰腺炎,既花钱又危险,死亡率非常高。

盲目切除你的胆囊

  副院长栾忠杰指出,传统观点认为,胆结石患者如果不把胆囊切掉,就会留下可能再次生长结石的“温床”,因此一律将胆囊切除。然而这种做法忽略了胆囊功能的重要性,可能犯下“丢了西瓜捡芝麻”的错误。

  据栾忠杰介绍,胆囊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盲目切除有功能的胆囊,除了像上文中詹先生所说的影响消化功能,容易腹胀腹泻外,而且过多的胆汁还可能反流进胃和食道,诱发反流性胃炎、食道炎。

  此外,胆囊还能起到调节、缓冲水流的作用,如果没有胆囊,胆管内的流体压力失去了缓冲作用,压力增大,从而发生漩涡或湍流,就可能形成胆管结石。

  “不仅如此,胆囊切除后,结肠癌发病率上升,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管损伤等后遗症也不容忽视。因此,对于长了结石但是有功能的胆囊,患者尽量不要盲目选择切除。”栾忠杰提醒道。

把手术想的很痛苦

  “经过检测,患者詹先生的胆囊还有较好的功能,可以做3D数字纤维胆道镜下碎石术。”据栾忠杰主任介绍,该技术治疗胆结石,是目前较为科学的方法,该术式仅在患者胆囊底部建立一个0.5-1公分的小孔,置入内窥镜,即可在清晰视野下取出胆囊里的结石。

  “手术在麻醉条件下进行,出血非常少,由于创伤很小,术后几乎没什么痛苦,而且恢复很快,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及进流汁饮食,是目前医院治疗胆结石安全、理想的方式。”栾忠杰主任指出。

  “作为肝胆外科医生,从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健康长寿出发,应该尽量保留患者的胆囊。但若因患者久拖不治,导致胆囊功能消失,或者胆囊化脓、穿孔、癌变等情况时,则失去保胆的意义。因此,得了胆结石不能等,及时治疗非常关键。”栾忠杰主任提醒到。

公益

援助

华南地区是全国结石病的高发区,为了推行结石病共防共治的理念,让居民切实受益,由蓝天慈善基金、广东省结石病研究所,医院联盟启动了“蓝天基金结石病专项救助工程”公益活动。患者通过网络预约,即可到医院享受10元彩超查结石,包括肝胆(检查需空腹)、泌尿两个系统。如需治疗,可享微创手术-元的手术专项补助。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申请援助

赞赏

长按







































四川白癜风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jsx.com/jyhl/7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