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得结石的人越来越多
而且这种疾病一旦发作
会给人带来非常剧烈的痛苦
让很多人都难以忍受
此外,结石还有什么危害
哪些不良饮食习惯易形成结石
我们一起来看看
胆结石的危害
1.引发胆绞痛
调查显示,每年约20%的"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出现胆绞痛。胆就像个"葫芦"型,在油餐后或在夜间,胆囊结石易卡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结石一旦嵌顿,胆囊里的胆汁流不出去,使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膨胀,胆囊为排出其胆汁,不得不加强收缩。胆囊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与收缩便产生了剧烈的绞痛。这种绞痛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2.引起胆囊癌
在胆结石手术时才发现胆囊癌,多为晚期,疗效极差,绝大多数患者在一年内死亡。若能早期诊断,及时将没有转移的胆囊癌进行单纯胆囊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92%。任何癌症都应以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诱发各类胆源炎症
胆结石导致胆囊炎可能是众所周知的。除此之外,一些小的结石落入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而每次落入胆总管后均可损伤胆总管末端肝胰壶腹括约肌,反复如此则造成胆总管末端狭窄,继发胆总管结石及胆源性胰腺炎。一些大的结石嵌顿、压迫胆囊及其邻近器官会形成胆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横结肠瘘、胆囊胆总管瘘等。
易得胆结石的饮食习惯
①长期不吃早餐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地方,当进食后胆汁被排入肠道帮助食物消化。经过一夜的休息,不进食早餐会导致胆汁的过久淤积,长期如此,可导致胆固醇沉积于胆囊形成结石。
②肥胖肥胖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肝脏酶的代谢,同时还会干扰胆囊的收缩功能,使胆汁排出受阻,造成胆汁淤积,更易促使胆结石形成。
③高脂饮食长期大量吃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肥肉、动物内脏、动物皮等,容易导致胆盐溶解胆固醇的能力下降,造成胆固醇易结晶析出,形成结石。
④过度节食过度节食也会导致胆汁中各成分比例紊乱,胆固醇容易析出,形成结石。因此,想要远离胆结石,就需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
胆囊结石一旦形成
很难消散
一般逐步增大
因此想要远离结石
就需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哦
易得肾结石的饮食习惯
1、水喝得太少:
大家都知道,我们身体里大部分的成分都是水分,大约能占到70%左右。而我们身体的代谢、排毒大多都是需要水分参与的,如果一个人喝水太少,那么无疑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肾脏负担。当你喝水很少时,尿液也在不断浓缩,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肾结石的发生。
2、喝太多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和糖分,会阻碍体内钙的吸收并促进它的流失,如果人体的钙排泄增加,尿液中的钙就会与草酸形成沉淀物,导致结石的发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更应该少喝碳酸饮料。
3、盐吃的太多:
我们都知道,盐分摄入过多也会增加血液中钙的流失,当尿液中的钙排出量增加时,就会与草酸形成沉淀物,其原理和碳酸饮料的很相似,所以平时要尽量减少钠盐的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醒我们,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这里不光指的是食盐,还有含盐量高的腌咸菜、酱油、蚝油等调味品。
4、嘌呤摄入过多:
尿酸高的人对这个词一定不陌生,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最忌讳的就是食用大量高嘌呤食物,而这种食物实际上也是结石患者的禁忌。因为嘌呤的代谢产物是尿酸,如果身体中的尿酸过高,同样会引发尿结石。那嘌呤高的食物都有哪些呢?比如我们平时经常吃的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食物。
如何预防结石
1、有规律的进食
保证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因为在禁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如果过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的粘稠和含水量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
尽量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适当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饮食,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防止结石的形成。
3、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
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郁滞。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如胆囊收缩素等。
4、积极治疗
积极治疗能引起胆囊结石的一些原发病,如溶血性贫血和肝硬变,因为这些病易诱发胆囊胆色素类结石。
本文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每日膳道微服务、健康品味人生
本文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如何快速找到每日禾健康~
1.可怕!7岁女孩脖子上抹花露水,头却可能永远抬不起来了!只因…2.有一种痛,叫口腔溃疡!别用维C啦,医生教你花式止痛3.体检出来的结节、息肉、囊肿、增生,到底会不会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