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罹患胆囊癌
而自己的胆囊里也发现了多颗石头
对于艾先生来说
这一连串的打击可真让他有些招架不住
而患病的“罪魁祸首”
竟来源于不良的生活习惯
“医生说,不吃早餐、吃饭油腻
都是引发胆囊疾病的重要原因。”
58岁的艾先生家住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务农和养殖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我家有30亩地,还有一大群羊。”艾先生说,除了早出晚归的种地,他和妻子还要轮换着放羊。
“忙不过来!”由于时间紧,夫妻俩常年来养成了不吃早饭的习惯。尤其在农忙时,回家吃饭在两口子眼中成了最为浪费时间的事情,“能不回,就不回。”
“老婆子做的饭,多多放油,放肉,说吃得少,就更要吃得好,顶饱。”艾先生笑着说。
一个月前,妻子突然全身皮肤发黄,送到阿医院检查,发现是胆囊癌。
一家人惊心之余,医院检查一下,不查不要紧,一查才发现他的胆囊里已经被大大小小的“石头”塞满了。
9月12日,经过周全的准备,艾先生被推进了手术室,三个小时的手术中,在他鸡蛋大小的胆囊中,医生先后取出了多粒“石子”。其中最大的结石直径0.8厘米,最小的直径0.2厘米,结石表面发亮,呈黄褐色。
“在我从医的十余年中,这种数量的胆结石还是第一次遇到。”该院普外科主治医生麦麦提江·喀斯木说,由于患者的胆囊被结石填满,胆囊本身的质地变得非常硬,已经完全丧失了功能,是否癌变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据麦麦提江·喀斯木介绍,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此外,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相对较高,与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而在过去一年中,麦麦提江·喀斯木已经接诊了十余例胆囊癌患者,大部分都是由慢性胆囊炎发展为胆囊结石,最终引发癌变。
“远离胆囊疾病,要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起。”麦麦提江·喀斯木建议,按时吃早餐,保持心情愉悦,注意饮食均衡,禁食辛辣,少食油腻食品,限酒,尤其是烈性酒。
同时,要适当运动,久坐少动的人肠胃蠕动功能减弱,会影响胆囊的排空,时间长了容易形成结石。
“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麦麦提江·喀斯木提醒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妇女,要定期做B超检查,以一年时限为佳,对于发现有胆囊炎、胆结石或胆囊息肉等病症的患者,更应追踪检查,发现病情变化尽早治疗。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昌吉一名36岁的男子通过微创保胆手术,竟然从胆囊里取出多颗结石,稀奇的是,手术前,通过B超观察,他的胆囊其实并没有变太大,连医生都没想到能取出这么多结石。
(昌吉一名男子通过手术从胆囊里取出的结石)
所以大家一定要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哦!
文、图
晨报记者夏莉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