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目前的发病率大约可达7%-10%!且出现了年轻化趋势,这与大家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脱不了干系。
结石,一般指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
主要见于胆囊及膀胱、肾盂中,也可见于胰导管、涎腺导管等的腔中。
结石由无机盐或有机物组成。结石中一般有一核心,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卵或虫体、粪块或异物组成,无机盐或有机物再层层沉积核心之上。
结石是怎样一种痛?
有过切身体会的人这样描述:
能和女人生孩子的疼痛媲美的大概只有肾结石了,“光看到这三个字我都吓一激灵”。
“就好像一把烧到发红的小刀在你的尿道里划来划去。”
“痛到想阉了自己。”
“靠自己排出肾结石后,失恋的痛又算得了什么呢?”
结石偏爱这些人
1、不爱运动喜欢甜食的人
胆结石有个特点,就是重男轻女。
因为女性更爱甜食,过量摄取的话,容易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比例失调,提高了结石形成的风险。另外,很多女性不爱运动,胆囊肌肉的收缩能力也会变差,(胆囊收缩才能将胆汁挤出)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容易造成胆汁淤积,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2、不吃早饭的人
长期饮食不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容易被胆结石盯上。
胆汁在有食物时才会被排出,以帮助消化。不吃早饭会导致储存了一夜的胆汁排不掉,胆囊中胆固醇浓度增高,最后沉淀下来形成胆固醇结石。
3、胡吃海喝,爱吃大油大肉的人
吃得过多、过饱、过好,小心你的胆固醇。
爱吃大油大肉的人要小心,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使血脂水平升高,胆固醇水平也会随之升高,不能溶解在胆汁中的那部分胆固醇,就容易析出胆固醇结晶,形成结石。
而且,当摄入的能量远远大过身体的热量消耗时,剩余营养聚积在体内导致肥胖,造成代谢紊乱和胆固醇代谢障碍,都是导致结石的隐患。
4、盲目吃素的人
吃素健康?吃素减肥?给胆结石可乘之机。
低脂肪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造成胆汁缺乏及营养不良,引起胆结石。当维生素E和维生素A缺乏时,也可能影响胆固醇代谢而导致结石形成。
5、不爱喝水
肾脏最重要的是负责调解人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在进行这些功能的时候,需要足够的水分来进行辅助。
如果缺水,就会对代谢造成影响,时间一长,就容易结石。
6、过度补钙
一般来讲,食品中特别是牛奶里的钙容易被人体所吸收,而添加的钙往往不易被吸收,过多补充,就会造成钙的沉淀。
人体无法吸收的钙质就会与草酸发生反应,形成结石。
7、吃完宵夜就睡
很多年轻人喜欢熬夜,吃过夜宵后马上就回家睡觉,餐后产生的尿液就会全部潴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尿路中尿液的钙含量不断增加,就会形成尿结石。
8、饭后喝茶
饭后喝茶有可能增加患结石的风险
“茶叶中含有鞣酸和茶碱,这两种物质都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如果吃的食物当中含有金属元素,如铁、镁等,鞣酸还有可能与它们发生反应,时间一长就可能形成结石。
9、过度减肥
减肥的人限制饮食,只摄入低热量食物,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中的胆盐明显增加,黏液浓缩,钙类增加,容易形成胆结石。尤其是快速减肥的2~4个月内,约有四分之一的减肥者会发生胆结石。
10、多次怀孕的人
多产妈妈胆结石发病率高。
女性在孕期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造成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淤积,加上孕期血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容易发生沉淀,形成胆结石的机会较大。所以,生的孩子越多妈妈得胆结石的风险越高。
温馨提示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胆囊里的小石头可不是一下蹦出来的。别小看它,医生说了,石头越小越机动灵活!威力越大!能引起胆管梗阻、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严重的甚至发生胆囊穿孔,危及生命。
更多精彩
?自己也能治肾结石和胆结石只需一个简单小秘方
?胆结石怎么办?普及率高达80%的方法6万人都收藏了!
?患有萎缩性胆囊炎伴胆结石?这2种治疗方法相结合或能帮你一把
拂莎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