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胆囊结石要不要处理?
王女士1年前突然出现上腹反复疼痛还伴有消化不良、腹胀,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内多个结石,大小在0.6-0.9cm,前来咨询她的胆囊结石要不要手术?
张先生平时身体健康,在体检时发现胆囊有一个1.5cm大小的结石,前来咨询他的胆囊结石要不要手术?
胆囊结石是多发病常见病,与生活饮食习惯、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手术首先考虑两点,胆囊结石有没有症状、胆囊还有没有功能,再看其他具体情况定夺。目前胆囊结石治疗是最佳手段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像王女士这样,有胆囊炎的症状(胆绞痛、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等)建议手术切除,否则以后还会困扰王女士的生活,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的病人一年内会再发作。若像张先生这样,如果只是体检发现单纯的胆囊结石,没有症状,没有胆囊息肉、也没有炎症等其他特殊情况,这样的胆囊结石一般无需手术,称为静止性胆结石,一般不会出现症状和并发症,属于“良民”,体检时复查一下即可。
因为有症状的患者多数是胆囊结石卡住了胆囊出口,既产生了疼痛消化不良的症状影响生活,胆囊本身的生理功能也受到影响,是需要治疗的。明确了自己胆囊结石有没有症状、胆囊有没有功能这两个首要考虑的因素后就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情况:比如胆囊结石合并了一个1cm以上的胆囊息肉,这种情况也建议切除。对于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而言,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是最佳选择。
治疗胆囊结石可以吃药吗?
当胆泥形成之初,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诸如利胆颗粒或者熊去氧胆酸这样的药物达到阻止或缓解胆石进一步的形成。临床上,通常在体检时的超声检查中提示胆囊内有胆固醇结晶或胆汁粘稠样改变,一般没有症状。
而在胆结石形成后,特别是对于胆色素结石,这些所谓利胆溶石的药物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因为结石种类很多,有的人钙质含量高,有的人胆固醇含量高,效果参差不齐,但实际上你不好确定对你是否有效。且药物治疗时间长,目前认为胆酸类溶石类药物只适合于5-15%的病人,另外药物溶石治疗胆囊结石的最大在于结石复发,因为容易滋生胆囊结石的温床还在那里,即使千辛万苦天天吃药溶解了一小部分石头,又长出个新石头岂不是又要折腾一般,所以临床上是不主张药物溶石的。
总而言之,有发生胆囊炎的结石最好手术把胆囊切除,若没有症状或其他特殊情况的胆囊结石就不必过多担心。
为什么治疗有症状的胆囊结石要把整个胆囊切除?
胆囊结石发生与个体有关,胆囊长出了结石,说明这个胆囊是容易滋生结石的,而且结石还引起了胆囊炎的症状,如果把只是取出结石把胆囊留下,不能保证以后不再长结石。胆囊切除胆囊结石的优势在于连同滋生结石的温床-胆囊一并切除,彻底解决胆囊内结石产生和胆囊炎。另外还有一部分胆囊结石在发现时胆囊已经失去了存储浓缩胆汁的功能留着也没有意义了。
原则上,有症状的胆囊结石都需要手术,而胆管结石由于其容易引起胆道的阻塞而影响肝脏功能,往往都需要手术治疗。典型的结石性胆囊炎症状为餐后的中上腹或右上腹不适伴疼痛,很容易与“胃病”混淆。
对于没有症状的所谓“静止性”胆囊结石,如果是单发结石、直接大于5毫米、胆囊管不扩张,可以定期随访复查。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或准备生育的女性,即使无症状,也应该考虑手术治疗,因为一旦急性发作保守治疗无效时,前两者急诊手术风险反而更高,而后者如果孕期发生急性胆囊炎,由于要考虑胎儿的因素,临床治疗会受到很大的约束。另外,萎缩性胆囊伴或不伴有结石是绝对的手术指征。
那么,选择传统开放手术还是微创呢?
一个是在深邃的小切口里用手去掏,一个是高清放大多倍的视野下的精细操作,毋庸置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是几十年的国际金标准手术。当然,在腹腔镜手术有困难的时候,开放的传统手术作为补充手段也是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需要的,就目前医疗水平下,腹腔镜中转开腹的几率在5%以下,所以,要相信医生的话,不要信隔壁老王的(这里提个建议,不要对医生说:“我听别人说XXXX”;作为一名医生,每当听到这句话,我都为患者的判断能力表示怀疑,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是好的,但是,我认为您更应该相信专业人士的建议)。
对于肝外胆管结石,也就是常说的胆总管结石,我们可以运用类似于胃镜的方法(经内镜胰胆管逆行造影技术,ERCP)来取出结石。当然,ERCP的成功率并不是%,我们还可以通过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进行胆总管探查来达到取石的目的,同样是微创哦!
那么担心又来了,人就只有一个胆囊,切除了对身体影响难道不大吗?
先来了解一下胆囊的生理功能:胆囊是人身体里储存胆汁的场所,不断地将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起来,并加以浓缩,在进食的时候,胆囊通过自身的收缩,将浓缩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脂肪。如图所示,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形成胆总管进入小肠,胆囊就像河流侧支的湖泊起调节水流量的作用。
胆囊切除术后改变和术后适应
胆囊因诸如胆囊炎、结石、息肉、胆囊癌等原因被切除时,术后胆汁经胆总管直接、持续地进入十二指肠,暂时失去了胆汁浓缩和存储的功能,因此在人们进食时较前没有足够的胆汁来帮助消化,会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尤其是吃油腻食物时。
但人体可以逐步适应这个变化,在这之后就可以恢复到正常饮食了,这一过程大约需要2~3个月的时间。在这段代偿、适应的时间里,消化吸收脂肪的功能会暂时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时应对的办法是少食多餐,避免过渡油腻饮食,2-3个月以后,根据对食物的反应,也可以逐渐适当增加一些脂肪食物,由少到多,如有不舒服,再酌情减少或暂时不吃。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对脂肪食物也就不会有任何反应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每天因为胆囊结石而切除胆囊的人远远多过你的想象,因此,不必杞人忧天。!
保留胆囊术后结石易复发
若是胆囊已被切除,不可能再有胆囊结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保胆后2年的结石复发率,国内外报道均在40%~80%之间,多数患者会被迫进行第2次手术,而第2次手术会因为第一次手术后发生粘连而增加难度和危险性。由此可见,胆囊患者坚持选择保胆手术,是没有多大必要的。
若患者执意保留胆囊,一般来说应符合以下4个条件,否则结石复发率很高:
1.症状轻微或没有明显症状;
2.B超检查提示胆囊壁无明显增厚,胆囊收缩功能正常;
3.口服法胆囊造影胆囊显影良好,且胆囊收缩功能正常;
4.结石为单发。
胆石症不手术会怎么样啦?
试想,一个坚硬的石头每天随着胆囊的收缩摩擦着胆囊会有什么后果?胆石症的并发症一般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穿孔、急性胆管炎、胆石性肝硬化、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肝脓肿等,最可怕的是它与胆囊癌、胆管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据统计,胆囊癌合并结石是无结石患者的13.7倍,而胆管癌中有30%患者伴有胆管结石。
当然,胆石症诱发的胆道系统肿瘤往往需要15到20年,甚至更久,所以胆石症并不代表癌症。
胆石症虽然是高发疾病,但是,只要理性用药,及时手术,胆石症并不可怕,相信亲爱的胆石症病友们,我们能够正确面对胆石症。
医院孙振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