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信仰神灵,逢年过节供奉神灵的习俗传至

宁夏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xiuchang/20588.html

本文乃“首尾无相惜步步远”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除了对天地、动植物行业崇拜之外,中国民间的家庭之中还有一些对家庭神灵的信仰,人们供奉信仰这些神灵,希望它们能带给家庭以好运,保佑家庭兴旺发达。对于这种信仰,也不能完全把它归于迷信一类,它也是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财神。财神是家庭经济保护神,人们尊称为财神爷和财神奶奶。古代无论家贫家富无不虔诚地供奉财神。贫者求其赐给发财机会,富者在感谢赐财之时,祈求财源不断,祭财神就成了每个家庭的大事。祭品讲究很多。富贵之家都用五宗大供:整猪、整羊、整鸡、整鸭和活鲤鱼。

活鲤鱼

用活鱼和羊有说道儿,因为“鱼”和“羊”两字合在一起为“鲜”字,寓意新财神会降临家门,预示会发新财。祭毕,要把活鱼放到水缸里养着,取“年年有余”之意。每年迎财神在除夕日,到了这一天,登门送财神像的人络绎不绝。送到谁家,都会笑脸相迎,即使家里已有了好几张,也一样会受到欢迎,谁也不愿把财神拒之门外。正月初二为财神祭日,人们不仅在家里祭财神,而且还要到财神庙去祭拜。像北京广安门外的财神庙这一日人山人海,香火极盛。祭拜者祭毕买几个庙中做的纸元宝带回,表示向财神爷“借”到了元宝,今年会发财。

财神庙

财神后世也流传着几个,有范蠡、比干、关羽和道教神赵公明。前两个财神在民间年画中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身穿蟒袍,手捧如意,足蹬元宝,面目严肃。后两者多为武将打扮。如赵公明神像头顶盔,身披甲,着战袍,黑脸浓须,一手执鞭,一手捧元宝,神态威武。各地民间有的供奉文财神,有的供奉武财神。像北京民家一般供文财神比干像。而商家多供几个财神,以关羽神像为首座,其次是赵公明、比干。灶神。灶神传说是天神玉皇大帝派到各家,接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的神。

关羽神像

如果灶王向玉皇大帝汇报谁家有恶,大错者将减寿日,小错者也要损寿日,于是人们把这个决定着一家祸福的灶神尊奉为“一家之主”,亲切地称其为灶君、灶王、灶王爷等,全国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家家户户无不供奉。祭祀灶神的祭品是精心安排的。古时用黄羊,后民间改为用南糖关东糖糖饼等,宫廷里仍沿用古俗。用黄羊传说表示希望得到富裕的生活,用糖是为了让灶神吃得嘴甜,汇报时多说好话,丑话少说。贴在灶神像旁的对联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表达了人们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灶神

灶神民间一般常年供奉,腊月二十三(有的地方为二十四)祭拜后,将神像焚化送其上天,除夕日再贴一张新的。但也有的如北京富贵之家平日不供,只有除夕日供奉。灶神是谁?说法纷杂。有的说是“炎帝于火,死而为灶”,有的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还有的说是颛顼之子,也有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上述都是男神,也有说是女神。民间张贴的灶神像有男有女,男神称为灶王爷,女神称为灶王奶奶。灶神还被厨行奉为祖师,故有灶君庙,每年八月初三,厨师纷纷前往祭拜,并摆酒席宴请同行等。灶神一般供奉在厨房,可以说是归其正位了。

灶神一般供奉在厨房

门神与井神。门神是阻止妖魔鬼怪进入的守护神。早在周代已广为信仰。起初门神是在桃木上雕刻个人形叫桃人,或在桃木板上画个神像,把桃木反挂在门两旁,叫桃符。后来把门神的像专门贴在门上。最早的门神像叫神荼、郁垒,传说他们能吃鬼。从出土的汉代画砖看,相貌凶恶,十分可怕。唐代开始把唐代武将秦琼(叔宝)、尉迟恭(敬德)作为门神。后世各地民间张贴的门神像不同,如北京、陕西等地仍贴秦琼.尉迟恭,河南有贴赵云、马超像的,还有的地方贴钟馗像,也有的地方把门神像改为一文官一武将,看不出是谁。

门神

有的因门设神,不同的门贴不同的门神,如北京旧时,前门贴秦琼、尉迟恭,后门贴魏征,而羊猪马牛等家畜的栏门又贴其他神像。门神与其他家神所不同的是,从来不受香火,不享受供养祭拜。水井神在远古时代就同门、户、灶、土神一起被列为五种祭神之一,但后世既无庙宇,也极少有塑像。有的仅在井旁建一座神龛,有的立一块雕有井神像的石头,有的地方还分男女井神,分别称为“水井公”、“水井妈”。

井神

各地一般除夕封井,初一不许挑水,说挑水会破财,初二挑水时有的地方须先祭井神,有的地方说谁挑水早,谁抢的财多,故称之为“抢财”。苏州吴县封井到初三或初五,焚纸送神后,汲水时以指蘸水拭目,传说可令目不昏,此俗近年仍在老年人中盛行。有的地方每遇节日祭井神,也有的地方家中有新媳妇进门或生孩子添丁进口之事也要祭告井神。祭品为甜食,以祈求井水充足,水质清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yanjsx.com/jyhl/121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