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进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国内调查显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在8%-10%,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女性病人占了63%-70%,这是为什么呢?
1、是由于女性身体中雌激素,会影响肝内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形成,使非结合胆红素增高;雌激素又影响胆囊排空,引起胆汗郁滞,中年女性,运动减少,肥胖更易形成结石。
2、女性怀孕的时候会使得体内的胆固醇浓度增加,加之怀孕的时候腹部压力会出现增加,从而可以影响到胆囊,这个时候胆囊会出现增大,并且容易出现排空不完全,胆汁因此会潴留在胆囊内,从而增加了胆结石的发生,所以多次怀孕的女性更易患胆石症。
3、长期服用避孕药或者是停经后经常使用女性荷尔蒙,会使得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出现增加,使得女人比较容易患上胆固醇结石。
4、女性过分追求苗条,不合理节食减肥的。
因为
⑴减肥饮食缺乏胆碱和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在肝内合成。
⑵减肥饮食很可能使胆酸分泌显着减少,胆汁内各成分的比例严重失调,而产生结石。
⑶减肥饮食缺乏胆囊收缩的食物,胆囊不能正常收缩,胆汁则易郁积造成持续的胆固醇超饱和状态,是形成胆结石的原因。
美国密西根大学的一项研究提示,在无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20年的观察过程中,18%的病人发生胆道疾病的症状,每年约有2%的病人可能发生胆绞痛。因而无症状的胆囊结石的临床过程一般是比较缓和的,但在已经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则大多数病人仍然有症状或出现胆道的合并症。
这种对胆囊结石的自然过程的了解和其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对在无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选择治疗方法上,特别是关于手术治疗的态度方面有重要的影响。胆嚢结石的急性胆囊炎是属于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根据胆囊结石所发生的梗阻及其引起的并发症,胆囊结石的临床病理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指结石自胆囊内形成的时候开始,结石可能为单个小结石。此时病人常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只有轻微的不典型的消化道症状。事实上,大的单个胆固醇结石因不易坎墩于胆囊颈部,故较少于早期发生严重的症状;相反的,多数性的小结石却较易因发生严重的胆绞痛,或急性胰腺炎而引起注意,因为细小结石较易通过胆囊管进人胆总管,经胆总管下端排人十二指肠,虽然甚少引起胆道梗阻。小的胆囊结石在自然排石过程中,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及引起Oddi括约肌处的炎症、水肿或纤维性狭窄。结石可以在胆囊内增大或形成更多的结石。此期的特点是胆囊仍保存其正常的吸收、浓缩功能,故可以通过口服法胆囊造影显示结石。胆囊多只呈轻度的慢性炎症改变。
第二阶段:
亦即是胆囊结石出现并发症的阶段,并发症多由于结石的梗阻引起,或起源于梗阻而发展起来的一些病理改变。程度不同的胆绞痛,一般是胆石梗阻的标志。较小的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常致剧烈疼痛;大的胆囊结石,有时却没有剧烈症状。当胆囊的出口被结石梗阻时,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内容物不能排出,高浓度的胆汁酸盐将引起胆囊黏膜的损害,而胆囊黏膜的炎症、充血、水肿、渗出,将进一步增高胆囊内的压力,由此,可发生水肿、出血、坏疽、化脓等类型的急性胆囊炎。老年病人的胆囊血管可能具有相同于全身血管的病理改变基础,故更易发生血管栓塞、出血、胆囊壁坏疽以至穿孔。
第三阶段:
亦即是出现胆囊外并发症的阶段。并发症的发生及其严重性,一般与病程,特别是病人的年龄有密切关系;60岁以上的胆石症病人,并发症高,胆总管含石率高,疾病的死亡率也较高。在诸多并发症中,常见于胆囊者为:胆囊积液、积脓、胆囊肠道内瘘(十二指肠、横结肠)。0.5%~1.0%的胆囊结石病人可发生胆绞痛。胆囊和胆道的感染、阻塞性黄疽、化脓性胆管炎、肝功能损害等在此时是常见的。
苏医院外科主任王永新说:得了胆囊结石,不用担心,经腹腔镜胆囊取石效果尤佳!
经腹腔镜胆囊取石好处
1、对病人损伤轻,痛苦少,较安全
2、创口无需缝合,疤痕小。
3、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饮食,术后三天即可出院,一周左右恢复工作。
有任何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