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
性胆囊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是由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胆囊功能异常,约25%的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其发病基础是胆囊管或胆总管梗阻。根据胆囊内是否存在结石,分为结石性胆囊炎与非结石性胆囊炎。非结石性胆囊炎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或胆盐与胰酶引起的慢性胆囊炎。
近年来,临床采用中药散外敷治疗本病4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共48例患者,男20例,女28例;年龄29~78岁;病程6个月~30年。48例均参照《消化疾病诊疗指南》拟定的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疼痛向右肩或左肩放射。平日难以耐受脂肪饮食,饭后常有上腹饱胀不适、嗳气以及低热及倦怠。B超示胆囊壁增厚,有或无结石征。
治疗方法
处方:赤芍、当归、郁金、蒲公英、野菊花、益母草各15克,血竭、乳香、没药、制香附、制大黄、炮穿山甲、水蛭各9克。
方法:诸药共研细粉,加医用凡士林调匀成药膏。使用时,先用75%酒精消毒胆囊区皮肤,再将上述药膏10克涂于其上,用敷料及塑料薄膜覆盖后,加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敷6日为一疗程,休息1日,再继续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腹痛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B超复查胆囊壁光滑或稍毛糙为显效;腹痛症状和体征有所缓解,B超复查胆囊壁增厚较治疗前减轻为有效;腹痛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B超复查无变化为无效。
治疗结果:共治疗48例,显效20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2%。
体会
慢性胆囊炎多属中医胁痛、痞证等范畴。病机以痰湿内阻、气滞血瘀为主。治宜清热利湿、活血理气通络。此方功能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理气通络。方中穿山甲、血竭、乳香、没药活血通络、散瘀定痛;大黄、郁金、蒲公英、柴胡、野菊花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解毒祛瘀;水蛭、赤芍、当归活血破血。临床观察表明,本方既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又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病灶的消退和吸收、明显改善整体功能与局部病变。中药散外敷于皮肤上,药效可直达病所,止痛快,使用方便,值得一试。
来源:网络综合
编辑:陆彬彬彭海波
“南方名医”是《医药星期三》报的官方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哪所医院治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