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因胆石症做过2次开腹手术,现在又出现右上腹疼痛,医院均被告知可能是胆囊癌。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尹新民教授团队明确诊断为“桥袢巨型结石”,并采用微创手术仅在肚子上打5个小孔便取尽结石,创下国内微创桥袢结石手术取出结石最多的纪录。
CT能明显看到右上腹结石占位(鼠标所示)。
57岁的李先生家住湖南长沙,30多年前就因胆石症做过胆囊切除和肝部分切除手术。术后好了一段时间,10多年前又开始反复出现右上腹痛。每次发作,他就买点消炎药和消炎利胆片服用,然后扛过去。在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吃了不少大鱼大肉,加上疫情原因宅在家里活动量小,李先生右上腹疼痛再次发作,吃药也控制不了。医院就诊,均被告知有“残余胆囊癌可能”,建议他赶紧接受开腹手术。
磁共振显示桥袢部位有结石影(鼠标所示)。
惊恐的李先生经多方打听,找到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尹新民主任医师处就诊。尹新民教授详细询问病史并仔细查阅CT及磁共振影像资料发现,李先生无连续肝外胆管,肝内有积气,据此推断他曾做过胆肠内引流手术,此次应是“桥袢巨型结石”引发右上腹疼痛。
尹新民主任团队为患者实施腹腔镜桥袢取石手术。
“桥袢是连接肝门胆管和十二指肠的一段长约45~60cm的肠管,形状似桥,连接胆道和肠道,起到引流胆汁的作用”,尹新民教授表示,桥袢结石多见于胆肠内引流术后,肝内结石下坠,以结石和胆肠吻合口缝线为中心,胆泥常年淤积而形成巨大结石,从而阻塞胆道,造成梗阻性胆管炎。如发展为重症,将危及患者生命。
术中取出巨大的桥袢泥沙样结石。
由于李先生长期胆道梗阻、胆汁淤积,造成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营养不良等情况。入院后,由尹新民教授、吴一飞教授、彭湘群护士长等组成的医护团队,为其制定了周密的诊疗计划,采用抗感染、补充营养、肠内外营养等一系列治疗,为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
术后伤口恢复良好,微创手术疤痕与之前开腹手术长长的疤痕(红圈内)形成明显对比。
因患者曾做过两次开腹手术,腹腔粘连严重,结石又巨大,为保障患者安全并减少手术创伤,经过多次术前讨论后,3月31日,由尹新民教授团队为其实施腹腔镜腹腔粘连松解、胆肠吻合口切开取石、胆道探查、胆道镜肝内清除结石、桥袢空肠整形、胆肠吻合口重建术。手术历时近7个小时,取出结石约g,其中最大的直径达13cm,创下国内腹腔镜桥袢结石手术取出结石最多的纪录。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李先生术后恢复良好,于4月10日康复出院。出院前,患者及家人对医护人员表达了由衷的谢意。
出院前,患者为尹新民(右)、吴一飞(左)等医护人员点赞。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胆道结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普外腹腔镜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尹新民教授表示,像李先生这种两次开腹胆道术后再次进行腹腔镜手术,难度可谓巨大。因其桥袢巨石主要为泥沙样结石,不是坚硬的固体状,给腹腔镜下取石造成很大困难。为减轻手术创伤,在麻醉科、手术室和肝胆胰微创外科医护人员的全力配合下,尹新民教授带领手术团队精心设计手术方案,精细实施手术操作,以最小的创伤清除巨型桥袢结石及肝内结石,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同时展现了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团队在国内领先的诊疗水平和手术技艺。
文图:梁辉徐晓平
编辑:梁辉
审核:周瑾容
医院
医院
扫码获取服务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