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次在写超声检查常识的时候,联想到了很多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的相关问题,我感觉还是很有必要再给大家介绍介绍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依旧从病因说起,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长期缺乏锻炼,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肥胖,生活作息不规律,遗传,个人体质等。典型临床表现有:右上腹胀痛,疼痛常向右侧腰背部放射,可以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说到这里真想医院或者私人诊所,好多胆囊结石的病人在基层都是以胃肠炎治疗的,一治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诊断胆囊炎主要依据就是临床表现+腹部超声。治疗也是一般治疗+药物、手术,一般治疗就是尽量避免结石生成的因素,提醒大家: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结石的预防和已经有结石的患者,避免胆囊炎急性发作有很大意义。
已经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又该怎么治疗?是药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切除好?是胆囊切除好还是保胆取石好?胆囊切除后会不会有后遗症?干货来袭,请注意。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药物保守治疗适用于:1.非结石性胆囊炎,就是没有结石的胆囊炎;2.少量泥沙样结石;3.超声提示胆囊腔内胆固醇结晶而无明确结石;4.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有些人的胆囊有结石但是一辈子没有发作过;5.极少的胆囊结石溶石治疗有效;6.无法耐受手术者。手术治疗适用于:1.有明确胆囊结石且有腹痛等症状;2.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3.大量泥沙样结石;4.结石大于3公分或者结石病史超过10年;5.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6.胆囊结石合并萎缩性胆囊炎;7.某些特殊人群,如准妈妈,长期从事户外工作,有糖尿病者。
在这里我还要纠正大家的一些错误观念。有些患者住院后会问胆囊结石能不能体外碎石?回答是肯定不能的,体外碎石适用于泌尿系结石而不是胆结石。有些患者说我的结石还不到1公分,不需要手术。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其实不到1公分的小结石要比大结石更危险,原因在于小结石可能从胆囊内掉到胆管内进而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而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管炎是比较危险的,重症胰腺炎死亡率可达30%-40%,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住院天,花费超万的重症胰腺炎。再有就是盲目要求保胆取石,保胆取石只适用于部分单发结石的患者,而且即便是单发结石的患者,保胆取石术后再发结石的可能还是比较高的。医院都已经不开展保胆取石的手术了。
最后就是关于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问题,有些人会觉得胆囊切完后胆子会变小,有些人说胆囊切完后就没胆汁了,还有很多人说胆囊切完不能吃肉和蛋。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胆汁仓库”,胆汁主要是肝脏合成的,由肝脏产生的胆汁只有一少部分储存在胆囊内,进食后胆囊收缩,把胆汁排入肠道,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胆囊切除后主要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泻等不适,而且通常来说这些影响都比较轻微,持续时间也比较短。一般胆囊切除术后1月内医生会建议清淡饮食,但是鸡蛋蛋清和瘦肉是可以吃的,要注意避免油腻饮食和饮食过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