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靠施打生长激素长高?
今年升上国一的小明,身高比同侪矮小许多,这让妈妈非常担心,经就医检查后发现,小明身高低于第3百分位、且再经过门诊追踪后发现生长速一小于4公分,医师建议可藉由施打生长激素长高,小明妈妈想知道长高真的只能靠打生长激素吗?每个人都能打吗?打了一定就能长高吗?
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长高需要哪些因素促成?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取决于内、外在环境因素,而影响孩子成长发育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性别、运动、生长激素、营养、家庭因素、居住环境、社经地位、强化学习等10个因素。
遗传:父母通过基因将身体特徵传递给孩子,遗传影响身高、体重等外观,甚至是智力和才能也受其影响。
家庭环境:环境在儿童的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比一个被剥夺的孩子做得更好,一个好的学校和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庭可以培养孩子强大的社交和人人际交往能力。
性别:孩子的性别影响身体发育,男孩和女孩的成长方式不同,尤其是青春期,男孩往往比女孩更高、身体更强壮。
运动:正常的游戏时间和体育活动,有助于身体增加肌肉力量并增加骨量,同时能增强免疫系统、抵抗疾病。
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属于内分泌系统,影响我们身体的各种功能。生长激素对于儿童的正常身体成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营养:营养是生长的关键因素,因为身体构建和自我修复所需的一切都来自我们吃的食物。
家庭因素:家庭在养育孩子和决定他们心理和社会发展的方式上具深远影响。
地理环境:住在哪里对孩子的结局有很大影响。孩子就读的学校、居住的社区、社区和同龄人圈子提供的机会都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一些社会因素。
社经地位: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孩子获得机会的质量。富裕家庭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但贫困家庭的孩子可能无法获得教育资源和良好营养来发挥其潜力。
强化学习:学习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在智力、情感和社交方面培养孩子,让他们在社会上能够一个成为健康的个体。
由此看来,生长激素只是影响成长发育的因素之一,如果没有透过后天外在的运动、营养等因素配合,一样无法达成长高目标。杨晨表示,但是现在孩子总是熬夜晚睡,喜吃甜食、油炸食物,加上运动量不足,只要这些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因子没有好好把握,就容易造成孩子生长曲线未能照最理想的状况发展,而错失长高的机会。
施打生长激素就能长高?哪些人能打、哪些人不需要打?
如果无法自然地让生长激素分泌、进而长高,那么藉由施打生长激素来达到效果,就成为家长让孩子长高的一线希望!
不过,针对生长激素的施打,健保也拟定了相关规范,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才能施打:
生长激素缺乏症、透纳氏症候群及SHOX缺乏症(限使用Humatrope)患者。
医院以上层级具儿科内分泌学次专科、儿科医学遗传学及新陈代谢学次专科或新陈代谢专科医师诊断。
诊断出生长激素值均低于7ng/m,包括病理性(pathological)及特发性(idiopathic)及新生儿生长激素缺乏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