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检验报告单儿的那些事”,
树兰(杭州)医院(医院)
检验科的李爱娟主任
介绍了“乙肝三系”,
这次我们继续围绕肝脏,
讲讲它的好拍档“肝功能”。
由于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所以一旦身体其他生理功能发生病变,也会连带着影响肝脏的代谢、免疫以及合成功能。
肝功能的检查,正好可以有效判是否患有肝炎或者肝硬化等疾病。
在解读“肝功能”报告之前,先来了解下——
哪些不适症状
可能是肝功能异常,需要检查?
1全身表现:
乏力、易疲劳,失眠多梦
2
消化道表现:
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
3
皮肤表现:
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
4
激素代谢异常:
女性乳腺增生、月经失调、以及妇科问题等
5
营养代谢障碍:
夜盲、唇舌炎症、浮肿、皮肤出血、骨质疏松等
6
其他:
严重的腹水、胸水、肝区疼痛等
如果同时出现3-4个上述症状,医院检查一下“肝功能”。
一般肝功能检查包括三大类
这些专业名词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蛋白类
肝脏是合成蛋白的场所。
总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
主要是检查肝脏的代谢能力,
反映了肝脏的储备能力。
当总蛋白降低▼时,说明肝功能受损。
白蛋白降低▼,通常与肝功能异常有关,表明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下降。
它们两者同时降低▼,很可能出现肝脏病变、血液稀释、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甲亢、恶性肿瘤等情况。
如果总蛋白不降反升▲,也要注意,有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M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
至于单纯的球蛋白增高▲见于急性肝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等。
另外,白蛋白一般都要高于球蛋白,如果相反,就是通常所说的蛋白倒置,常见于严重肝病、肝硬化等。
酶类
肝脏是解毒、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
很多物质经肝脏有关酶的作用排出体外,
起到灭活、解毒作用;
病原感染时,
肝脏细胞与之作斗争
在这些过程中,
会导致相关酶类数值上的变化。
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四种酶,都是反映肝功能是否受损的一个重要项目,往往升高▲即说明肝脏受损,升高的越高▲,表明受损的越严重。
例如,肝炎、肝癌、肝硬化、脂肪肝、胆管炎、胆囊炎、胰腺癌、心肌梗死、白血病等等。
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还有可能是出现佝偻病。
另外,AST/ALT这两个酶的比值对某些肝病的鉴别很有意义:
在确诊肝功能异常的前提下,比值1为急性肝炎,≥2为肝硬化,≥3为肝癌。
胆红素
胆红素是诊断黄疸的重要指标。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其中超过两项指标明显升高▲,要考虑患有黄疸。
因为,当肝脏排泄能力受到损害时候,血浆中的胆红素排出受阻,浓度就会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疾病。
当然,肝功能检查结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结合患者病情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做出较为客观准确的诊断。
这里特地附上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范围进行参考
这项检查适用于:
疑有肝脏病变的患者、
药物引起肝功能变化者、
各种食物补品对肝脏功能有影响者、
正常的体检
肝功能检查前一天晚餐应避免饮酒,不要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晚上9点后不要再进食,检查当天不建议吃早餐、喝水。
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清淡。
肝功能检查前一天,不能食用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叶黄素的食物。
肝功能检查当天早上不能进行体育锻炼或剧烈运动;
尽量避免在静脉输液期间或在用药4小时内做肝功能检查,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在做肝功能检查前3~5天停药。
本期“检验报告单的那些事儿”
主讲专家
李爱娟
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检验技师
从事检验工作三十余年,有扎实的临床检验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操作经验。
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课题,其中一级论文6篇、二级杂志发表论文4篇;市级课题立项1项。
并且有十多年检验科管理的丰富经验,熟知与检验相关的法规,以及与临床医生及病人沟通的经验。
作者:李爱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