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考点解析》
勘误表
页码:
题号:75
原内容:D
改后内容:B
本例患者出现发热、休克、脑膜刺激征,皮肤瘀点瘀斑,考虑流行性脑膜炎并发休克,有发热症状,提示感染期,故不能行腰穿做脑脊液检查,以免发生脑疝。其他处理都是常规措施。
页码:
题号:
原内容:B
改后内容:D
本题网上答案及其他同类参考书答案均选B急性完全性肠梗阻。理由是肠管迅速膨胀,肠管变薄,提示急性肠梗阻,而临床当中急性肠梗阻往往出现的是等渗性缺水。但这种推理逻辑上并不严密。因为急性完全肠梗阻发生后并不一定马上就会出现等渗性缺水。但是,绞窄性完全肠梗阻发展为肠绞窄时,则丢失大量血液。这些变化导致血容量减少、浓缩、酸碱平衡失调,才表现为缺水、休克。此时,钠离子和水等比例丢失,引起等渗性缺水。故本题答案选D更合适。
页码:
题号:13
原内容:D
改后内容:B
开放性气胸时,患侧胸膜腔压力等于大气压,出现纵隔摆动(A错);吸气时,患侧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纵隔移向健侧(C错、D错);引起纵隔摆动,反常呼吸运动是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表现(E错)。患侧有空气进入,导致肺萎缩,呼吸功能减退(B对)。
页码:
题号:25
原内容:B
改后内容:C
题干没给出更多的信息,只有老年男性,突发呼吸困难,胸闷,提示不明原因,故应全面考虑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如肺栓塞、冠心病、急性左心衰、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等。急性左心衰患者,往往采取强迫坐位,不能平卧,暂不考虑。双肺可闻及湿啰音,暂不考虑自发性气胸(无湿啰音)和胸腔积液(不会突发)。故只考虑肺栓塞、冠心病。对于临床而言,针对突发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的患者往往是先排除心脏疾患,再考虑其他。故首先行心电图检查,有条件者同步行心肌酶和D二聚体检查。因心电图检查简便易行,根据冠心病的心电图即可诊断。同时,肺栓塞行心电图检查也有助于诊断,其特点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或者表现为典型的S1QⅢTⅢ征。
本题网上答案多为D(超声心动图),其理由是考虑心衰,心脏超声可方便快捷评估心功能。也有相关真题解析类参考书答案选A(B型钠尿肽),其理由也是考虑急性心衰,如果考虑慢性心衰就查超声心动图。显然,以上观点都是不妥的——忽视了平卧位这一关键点。
实际上,超声心动图对于提示PTE和排除心脏疾病以及进行PTE危险度分层有重要价值。但临床上由于操作有一定难度,以及费用因素,故不是首先进行的检查。故答案不选D。
胸部X线片,主要针对肺部感染或气胸、积液价值较大,对冠心病和肺栓塞诊断无特异性。
动脉血气分析:为入院后考察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查,不是首先必做的检查。
页码:
题号:1
原内容:D
改后内容:C
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途径包括:(1)误吸胃肠道的定植菌(胃食管反流);(2)人工气道吸入环境中的致病菌(如口咽部分泌物吸入)。根据最新版《内科学》教材更改答案。
页码:
题号:42
原内容:A
改后内容:B
该患者发热?咳脓痰,胸部X线片示右下叶背段浸润阴影,痰为脓血痰,有臭味,1周后胸片出现大片浸润阴影中出现空洞,首先考虑为吸入性肺脓肿,多为厌氧菌感染?其治疗为:一般对青霉素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对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甲硝唑敏感?②抗菌药物疗程6~8周,或直至X线胸片脓腔和炎症消失?根据最新版《内科学》教材修订答案。
页码:
题号:58
原内容:解析
改后内容:
通过该患者的B超提示“强回声团+声影”,可初步诊断为胆囊结石。本题错误选D,是因为不少同学看到符合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①口服胆囊造影胆囊不显影;②结石数量多(多于4个)及结石直径超过3cm;③合并瓷化胆囊;④合并糖尿病者在糖尿病已控制时;⑤心肺功能障碍者。殊不知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该患者无腹腔镜胆囊切除禁忌症,并且与开腹胆囊切除相比同样有效,还具有恢复快、损伤小、疼痛轻、瘢痕不易发现等优点。
页码:
题号:58
原内容:D
改后内容:E
血尿淀粉酶虽然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但是消化道穿孔,肠梗阻,胆囊炎等疾病也可升高,有些重症急性胰腺炎水平也可能正常过低于正常。而CT是最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学检查,不仅能诊断急性胰腺炎,而且能鉴别是否合并胰腺组织坏死。
页码:
题号:47
原内容:E
改后内容:C
本例患者腹部绞痛、寒颤高热、黄疸,休克和神智不清,提示急梗化,治疗往往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术前准备中不能采用输入2个单位红细胞的理由是:患者高热时,再输入含有白细胞成分红细胞,将会减重病情,故错误。
页码:
题号:8
原内容:B
改后内容:C
医院就诊,符合疑病障碍的特点。考点回顾——疑病障碍确诊要点有:
(1)长期(至少6个月)相信表现的症状隐含着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尽管反复的检查不能找到充分的躯体解释;或存在持续性的先占观念,认为有畸形或变形。
(2)总是拒绝接受多名不同医生关于其躯体症状并不意味着躯体疾病的忠告和保证。
页码:
题号:12
原内容:A
改后内容:B
准确的多骨瘤的分型,需要根据固定免疫电泳结果,按照M蛋白的种类进行分型:IgG>35g/L、IgA>20g/L、IgD>2g/L、IgE>2g/L、IgM>15g/L。但本病例无M蛋白定量分析,只能进行概率性推断:①本例患者球蛋白量为78g/L,高出正常值(20~30g/L)48~58g/L,比较符合IgG型;②临床上多骨瘤的各型由多到少依次是:IgG型(50%)→IgA型(15%~20%)→轻链型(15%~20%)→IgD型(8%~10%),IgE型、IgM型和不分泌型罕见;故最可能的选最常见的IgG型。
页码:
题号:28
原内容:E
改后内容:C
本例患者诊断高血压并发左心衰无困难。但是对于选用药物当中,不恰当的是吗啡还是洋地黄类药物,似乎多有争议。网上答案多选E,理由是洋地黄类可以增加收缩力,使得血压进一步升高,所以禁用。这一理由是没有考虑到本例患者属于COPD病史,并且已经发生呼吸衰竭并发酸中毒,禁用吗啡,原因是吗啡属于镇静药,抑制呼吸。
页码:
题号:11
原内容:抗HAV-IgM(+),HAV-IgM(-)
改后内容:删除“抗HAV-IgM(+),HAV-IgM(-)”
页码:
题号:11
原内容:解析
改后内容:
本例患者发热、乏力加重,尿色变黄,伴食欲不振,腹胀,HBsAg(+),胆红素升高(ALTU/L,Tbil87μmol/L),提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抗HBc-IgM(+)提示乙型肝炎急性感染。抗HAV-IgG(+)提示曾感染过甲型肝炎,目前已经产生抗体。
页码:
题号:5
原内容:D
改后内容:E
页码:
题号:10
原内容:解析
改后内容:
在原解析基础上增加:“选项C应在进行会阴尿道修补术后同时进行,以防止血液、尿液向上蔓延至腹壁后引起广泛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感染及脓毒血症。”
页码:
题号:2
原内容:A
改后内容:D
本题设计有问题,A、D属于一类检查,临床多用钡剂,只做X线可能会造成误诊。题目设计有问题。
页码:
题号:42
改后内容:
本题答案网上及同类参考书均选C(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理由是免疫抑制剂适用于频复发、激素依赖、激素耐药者及不能耐受激素的病例。然后,实际上临床当中,只要复发就加用免疫抑制剂。故选C并不妥当。而B选项当中,抗凝利尿治疗,属于常规治疗方案。但不必限盐是错误的。理由是:肾综的饮食要求为显著水肿和严重高血压时应短期限制水钠摄入,病情缓解后不必继续限盐。而本例患者已经发生水肿,故必须限盐,否则会加重病情。
页码:
题号:28~29题
原内容:B.长期饥饿状态
改后内容:B.输入过多的胰岛素
页码:
题号:33
改后内容:
本题为年临床助理考题,早年观点为:外科手术时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病人的抵抗力,预防感染。如:及时处理龋齿或已发现的感染灶;病人在手术前不与罹患感染者接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手术操作轻柔,减少组织损伤等,是防止感染的重要环节。患者目前属于Ⅱ期乳腺癌(T2N1期),行保留胸大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属于清洁手术,放置术后引流对控制感染有积极意义,但不是最根本/重要的措施,故答案应选B。
目前临床实践表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被认为是“清洁手术”,但据最新《乳腺癌防治指南》统计,术后切开,引流管感染率为1.7%~30%,高于临床期望感染水平。切口或引流置管部位感染,不仅影响癌细胞控制效果,还会引发皮瓣坏死,增加患者痛苦。术后应合理选择引流方式,积极预防感染。故本题答案选A是最恰当的。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