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也称玉麦须。最早药用记载见于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故有着“一根玉米须,堪称二两金”之说。
药性:甘、淡、平。归肾、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主治水肿,淋证,白浊,消渴,黄疸,胆囊炎,胆石症,高血压症,乳痈,乳汁不通。
玉米须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它还能利水、消肿。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在妇科方面,它可用于预防习惯性流产、妊娠肿胀、乳汁不通等症。玉米须能促进胆汁排泄,所以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和退黄的茵陈配合,还可以治疗肝炎导致的黄疸。另外,玉米须还有开胃作用。
?治疗慢性肾炎
玉米须最为主要的功效就是利尿,泡水喝之后能够有效的改善肾功能,对于身体浮肿的情况具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如果是身体患有了慢性肾炎,那么我们可以将干燥的玉米须和温水一起煎煮服用,每天服用一次就可以了。
?利胆
玉米须有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所以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日常如果身体出现了胆囊炎或者是胆结石、脂肪肝以及糖尿病的情况,服用玉米须水具有非常不错的功效。
?降糖
玉米须中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如皂甙、黄酮、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有研究认为,玉米须中的皂甙是降低糖尿病病人血糖的主要成分。另外玉米须中还含有铬,铬是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可以加强胰岛素功能。此外,玉米须还有保护心脏、开胃、止泻等多种功能。玉米须要注意用量,一般干的玉米须每次用10克左右就可以了,新鲜的可以适当多一些,15-20克(1人量),泡水每天喝一次即可。
我们来了解下玉米须的中医食疗:
1、玉米须茶:玉米须50克(或鲜玉米须克),洗净,入锅,加水毫升,用小火,煎成毫升,代茶饮用即可。该方具有清热利水、辅助降血压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对并发水肿、小便不畅的患者尤为适宜。
2、玉米须蜂蜜粥:玉米须50克(或鲜玉米须克),粳米克,蜂蜜30克,将玉米须洗净,切碎,剁成细末,放入碗中备用。将粳米淘净,放入沙锅,加适量水,煨煮成稠粥,粥将成时调入玉米须细末,小火继续煨煮沸,离火稍凉后拌入蜂蜜即成。该方适用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但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异常者忌用。
3、玉米须白茅根汤:玉米须30克,白茅根30克,红枣8个。用冷水浸泡以上三味1小时后,文火煎煮40分钟,分两次吃枣喝汤。可清热利胆排石,适用于肝胆湿热型胆石症。
4、石斛玉米须茶:石斛10克,芦根15克,玉米须20克。上药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可养阴清热利尿。适宜少尿无尿伴口干欲饮,皮肤干皱,目眶塌陷症状的癃闭患者。
5、玉米须煲乌龟:玉米须克,乌龟1只,葱、姜、料酒、盐、味精等调料少许。将乌龟肉、乌龟壳与玉米须加水共煲1小时,加入调料调味,吃肉喝汤,每周食用1―2次,连服1个月左右。可养阴补血、降糖降脂,调节血糖代谢。适宜阴虚浊瘀型多寐患者。
6、玉米须荠菜汤:鲜玉米须30克,荠菜花15克,白茅根18克。上三味,水煎服。可以养阴清热,凉血止血利水。尤适宜用于治疗阴虚的尿血兼有水肿患者。
7、玉米须煮鸡蛋:玉米须克,鸡蛋2个。将玉米须和鸡蛋分别洗净,加水同煮,蛋熟后去皮,复煮片刻,吃蛋喝汤。具有平肝清热、利尿祛湿之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型前列腺增生患者。
8、治疗尿路感染:将玉米须和金钱草以及萆薢一起用水煎服,身体很快就能够恢复健康。这个药方出自中草药志,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使用了,效果非常的不错。
9、预防习惯性流产:有些人由于体质比较差或者是流产次数比较多的,怀孕之后需要做好保胎工作。小编建议在每天都将一个玉米之中的玉米须煎煮药液服用。等时间到了上次流产的月份之后,玉米须的用量需要加倍,然后坚持服用到孩子足月。
10、治疗尿血:将玉米须和白茅根以及荠菜花一起用水煎服,一天一剂,然后分为两次服用。
11、治疗高血压:如果患者患有高血压,并且身体还伴随有吐血以及鼻衄的情况,我们可以将玉米须和黄栀子、香蕉皮一起煎煮,冷却之后服用,效果最佳。
12、治疗肾炎以及初期的肾结石:无论是慢性肾炎或者是急性肾炎,服用玉米须都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除此之外,如果身体出现了肾结石,在初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服用玉米须泡水喝来取得治疗,但是中后期服用之后没有效果。
13、治疗糖尿病:使用玉米须来治疗糖尿病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则是将玉米须和薏苡仁以及绿豆一起煎煮服用,这种方法在我国的福建使用范围比较的广。另外一种则是见玉米须和天花粉、麦冬、黄芪、木根皮以及山药一起用水煎煮服用,在我国的四川使用比较多。
14、治疗慢性副鼻窦炎:将玉米须晒干之后切碎,然后和当归粉末混合,点燃之后用鼻子吸入烟,每天进行五六次,鼻子的状况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15、适合烦躁易怒女性的玉米须炖猪肉:
原料:玉米须30克,猪瘦肉克,精盐适量。
做法:将玉米须洗净,猪瘦肉切成薄片,一起放入陶瓷罐内,加水克,上蒸笼蒸,至猪肉熟透,加精盐即成。
1.缺钙、铁等元素的人群
因为粗粮里含有植酸和食物纤维,会结合形成沉淀,阻碍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
2.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
如果患有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或是胃溃疡,进食大量粗粮易引起静脉破裂出血和溃疡出血。
3.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如果长期每天摄入的纤维素超过50克,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
4.体力活动比较重的人群
粗粮营养价值低、供能少,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而言营养提供不足。
5.生长发育期青少年
由于生长发育对营养素和能量的特殊需求以及对于激素水平的生理要求,粗粮不仅阻碍胆固醇吸收和其转化成激素,也妨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6.老年人和小孩
因为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而孩子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消化大量的食物纤维对于胃肠是很大的负担。而且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率比较低,不利于小孩的生长发育。
7.胃肠功能差的人群
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吃太多食物纤维对胃肠是很大的负担。
版权声明:淞茂中医服务平台1、本文由淞茂中医服务平台统筹编撰;2、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3、部分文章的图稿来源为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