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11月14日的世界糖尿病日,央视新闻公布了一项惊人的数据——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规模已超万,相当于每14人就有1人中招,而且糖尿病前期人群数量约1.5亿。
我国糖尿病的防治形势如此不容乐观的原因,除了观点的错误,还有就是理论知识的不完善,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中了“糖尿病”的招。
尤其是现在生活中,你可以看到很多“代糖”“0卡糖”“低卡糖”等字眼,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夏天数不尽的瓜,生日聚会上满嘴的奶油蛋糕,这些充满诱惑性的美食被带上了“无糖”的帽子,那它们真的就对我们的身体无害了吗?
很多商家会选用结晶果糖替代蔗糖,以追求更好的口感,更打出0蔗糖的口号,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果糖的热量与蔗糖相当,大部分还是从淀粉转化而来,对于糖尿病及前期人群来说,危害不亚于蔗糖。
世卫组织建议,一个普通成年人每日摄取糖不宜超过25克。
但是生活中就有这样一些伪装分子,看着不甜、吃着也不甜,但含糖量早已超标,比如馒头、饼干。
翻开《控糖生活》这本书,首先掉出来一个“控糖打卡”的小本子,可以说对减肥人士十分贴心了。
彩色的页面从三方面清晰明了的为我们阐述了“糖”。
第一部分介绍了不同食物的含糖量;第二部分介绍了糖对身体的危害;第三部分介绍了控糖的实践方法。
尤其是第三部分,根据不同人群(女性、孩子、糖尿病人群、过敏人群等等)的不同特点,一一进行分析与建议,简直就像一对一辅导班,系统性的进行控糖管理。
虽然,甜食已经成为打工女孩的日常刚需,无论是奶茶、饮料还是那些甜甜的小蛋糕,来上一口,心情瞬间起飞,就连打工都更有劲儿了。
但我们也要克制!克制!克制!
因为无处不在的糖,对我们的身体透支很大,危害很大,这是甜蜜的陷阱,SOS。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要保证能量摄入,但不能不以糖充饥;我们可以寻找健康的替代品,甜蜜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注意“代糖”其实是骗人的。
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在学习工作之余,放松的方式不一定是吃甜品喝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