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家都经常吃,香甜可口。但是你知道吗,玉米全身都是宝,玉米身上的包裹着须,其实也是好东西!
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故有着“一根玉米须,堪称二两金”之说。
玉米须的功效1调理慢性肾炎玉米须最为主要的功效就是利尿,泡水喝之后能够有效的改善肾功能,对于身体浮肿的情况具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
如果是身体患有了慢性肾炎,那么我们可以将干燥的玉米须和温水一起煎煮服用,每天服用一次就可以了。
2利胆玉米须有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所以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
日常如果身体出现了胆囊炎或者是胆结石、脂肪肝以及糖尿病的情况,服用玉米须水具有非常不错的功效。
3辅助降糖玉米须中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如皂甙、黄酮、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有研究认为,玉米须中的皂甙是降低糖尿病病人血糖的主要成分。
另外玉米须中还含有铬,铬是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可以加强胰岛素功能。
此外,玉米须还有保护心脏、开胃、止泻等多种功能。
玉米须要注意用量,一般干的玉米须每次用10克左右就可以了,新鲜的可以适当多一些,15-20克(1人量),泡水每天喝一次即可。
4利胆玉米须+医用面纱外敷调理滑膜炎准备玉米须40克,川续断20克,新鲜的生姜片30克,土鳖虫15克,高度优质白酒一瓶,丝瓜络40克,再准备几片清洁的医用棉纱。然后将上述的材料都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内进行浸泡,浸泡大约5天左右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了。具体的使用方法:把医用棉纱从容器中取出,保留适量药液,并放入微波炉加热下,然后外敷到膝盖上,等温度下降之后再加热,每天使用一次,然后用完再把医用棉纱放入容器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利胆等作用。故以该品为主药所组成之验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广泛!常用选方
中医认为,玉米须味甘性平,有利尿消肿、降血压、止血、利胆等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
1.治急性肾炎:玉米须60g,西瓜皮30g,蝼蛄7个,生地黄15g,肉桂1.5g。水煎服,隔日1剂,连服4~5剂,症状消退后,服济生肾气丸,每日2次,每日6~9g。(《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玉米须30~60g,冬瓜子15g,赤豆30g。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食物中药与便方》)
3.治尿路感染:玉米须15g,金钱草45g,萆薢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4.治肾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5.治尿血:玉米须30g,荠菜花15g,白茅根18g。水煎去渣,1日2次分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6.治高血压,伴鼻衄、吐血:玉米须、香蕉皮各30g,黄栀子9g。水煎冷却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7.治急慢性肝炎:玉米须、太子参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眼。有黄疸者加茵陈同煮服;慢性者加锦鸡儿根(或虎杖根)30g同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8.治胆石症(肝胆管及总胆管泥沙状结石,或胆道较小的结石在静止期者):玉米须、芦根各30g,茵陈15g。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9.治糖尿病
①玉米须60g,薏苡、绿豆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②玉米须30g,黄芪30g,山药30g,木根皮12g,天花粉15g,麦冬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年)
10.治慢性副鼻窦炎:玉米须晒干、切丝,与当归尾干粉混合,入烟斗燃点吸烟,每日5~7次,每次1~2烟斗。(《全国中草药汇编》)
11.预防习惯性流产:在怀孕以后,每日取1个玉米的玉米须煎汤代饮,至上次流产的怀孕月份,加倍用量,服至足月时为止。(《全国中草药汇编》)
12.治糖尿病: 取玉米须30克,猪胰克,水煎,食猪胰,喝汤,每天1剂。
13.治慢性前列腺炎: 取玉米须6克,马齿苋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2剂。
14、治急性膀胱炎: 取玉米须50克,车前草20克,甘草6克,水煎取汁温服,每天2剂。
15.治肾炎水肿: 取玉米须30克,车前草30克,水煎,取汁代茶饮,每日1剂。
16.治妊娠水肿: 玉米须30克,冬瓜皮60克,加水毫升,煎取毫升,分2次服,连服5天。
17.治特发性水肿: 取玉米须50克,大枣5枚,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天1剂,连服1个月。
18.高血压、头昏脑涨:玉米须50g,菊花10g,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19.眩晕:玉米须50g,煎汤代茶,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20.齿龈出血:玉米须50g,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多分钟,1日内作数次饮完,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21.玉米须橘皮治咳嗽: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中药方·”“如果你有以上表现中的两条,那么你就要开始好好保护你的脾胃了!”!
更多详情请联系—全民健健康服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