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小课堂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thyroiditis),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lymphocyticthy-roiditis),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炎症。
年,日本九州大学的Hashimoto(桥本)教授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这个病,所以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了这种疾病。
01
临床表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多见于中年人,但任何年龄组均可累及。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约为20:1,起病隐匿而缓慢,常在无意间发现甲状腺肿大,中等大小,少数患者可有局部不适甚至疼痛。甲状腺肿大多呈对称性,伴有锥体叶的肿大,腺体表面可呈分叶状,质坚韧如橡皮,甲状腺功能多正常,但有的患者可伴有甲亢,见于年轻患者,称为桥本甲亢(Hashitoxicosis),后期可出现甲减,少数呈粘液性水肿。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在青少年呈弥漫性肿大为主,表面为光滑,中年发病者甲状腺多仅中度肿大,中等硬度,欠均匀,表面欠光滑,TGA及TMA升高明显。少部分病人的甲状腺质地较硬,难与甲状腺癌或甲状腺髓质癌区别。
本病早期仅表现为TPOAb阳性,没有临床症状。病程晚期出现甲减的表现。
02
桥本甲状腺炎的三个阶段早期,甲亢期
程度轻时病人仅有轻度的甲亢症状,如食欲好、容易累、轻度失眠、烦闷急躁等。程度重时,则会出现明显的甲亢症状,稍服治甲亢的药即可获良好效果,但也容易出现药物性甲低。也有的患者因炎症的减轻,不治而“自愈”。疗效好,复发率高是本阶段的特点。
中期,甲亢甲低并存期
甲状腺组织经多次、反复的破坏,有正常功能的细胞逐渐减少,减到一定程度就出现甲低症状了。这时期还有一个特点,患者有甲亢症状,但化验指标会稍高或正常。
晚期,甲低期
分泌的甲状腺素更加减少,临床上已是甲低表现了。患者补充甲状腺素后,化验指标虽然正常,很多人却时时感觉不舒适,有时还会感觉有甲亢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因感染的加重出现甲亢指标和甲亢症状,有些论述称之为“甲低转甲亢”。临床上,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每一次甲亢的出现,都预示着甲低的进一步加重。
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展过程中,早期并非没有特殊感觉,只是这些感觉没有被患者重视,未去就医。虽然有的患者在早期或中早期有甲亢的指标和症状,但绝不能施以手术或同位素治疗,这样会使患者极快地成为较重的甲低。
在治疗上要注意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特点,这样可以避免误诊,在早期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不要耽误治疗的大好时机。
03
诱因桥本甲状腺炎具有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说具有遗传倾向。有些家庭中父母存在甲状腺疾病,其后代患桥本甲状腺疾病的机会升高。
碘摄入量也是影响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随着碘摄入量增加,本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特别是碘摄入量增加可以促进隐性的患者发展为临床甲减。此外,其他的环境因素如硒缺乏、精神压力过大、吸烟、感染等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预防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无特殊预防措施,但平时注意饮食习惯适当平衡碘的摄入量以及避免可发生甲状腺肿大的食物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的。
饮食重点是:高纤维素食品包括绿叶蔬菜,粗粮以及许多水果.如蔬菜中的芹菜,白菜,空心菜,粗粮中的黄豆,绿豆,燕麦,水果中的大枣,花生等干果,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注意摄取高质量的蛋白质。对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饮食中应暂时限制海带,紫菜等海产品的摄入,减少食物中碘的含量。而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人,饮食中却应该增加食物中碘的含量,提高血液中碘的浓度,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准备充足的原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